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风扇 > 风扇发展

先上牌再改装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隐患重

  改时速、改功率、改电压……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的销售门店,电动自行车改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值得警惕的是,违规改装可能导致车辆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短路或热失控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近年来,因违规改装导致的火灾事故也不时见诸报端。

  违规改装:经营者对车辆控制器进行解码

  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kg,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

  “新国标”还明确,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发现,为改变电动自行车车速限制,经营者对车辆控制器进行解码、将原配电池更换为大容量电池的现象屡见不鲜。

  “走在路上能看到,改装过的电动自行车实在太多了。有些仅从外观就能看出来,轮胎加宽、轴距加大,有的跑得比汽车还快。”广州市民卢女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改装电动自行车一般分为改“软件”和改“硬件”。通过特殊软件、程序等手段解除速度限制,可将电动自行车时速从25公里调整至50公里左右。部分消费者为进一步提高时速会改“硬件”,即通过更换电池、电机、控制器、轮毂等大部件,达到目标速度。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原配电池更换为大容量电池,可能导致电池功率、重量等技术参数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车速控制器、电动机等主要零部件的参数不匹配。而且,由于未经严格反复试验验证,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短路或热失控等问题,引发火灾。

  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副处长耿军龙介绍,违规改装或加装大容量电池,可能会引发电气风险,导致电动自行车爆燃。

  此外,市面上很多改装车充电器使用的是劣质或翻新电子元件。“有些散热风扇损坏失灵,有些没有过热、过载保护,充电时容易起火。”广西质检院机电检验所工程师崔伟瑜说。

  躲避监管:先去车管所上牌,回来后再改装

  违规改装隐患重重,为何仍有人热衷于此?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消费者为突破速度限制、追求高续航,成为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忠实粉”;一些门店为牟利不惜冒险迎合消费者的改装需求。

  一名做同城配送的外卖小哥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跑公里以上,对电动自行车速度和续航时间要求高,“如果不改装,一天要换两三块电池。”

  一名电动自行车改装“发烧友”说,自己改装车花了三四万,但在改装圈还排不上名。这名“发烧友”还表示不怕被查,“查到最多罚点钱,不会被拘留”。

  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市场,约有近一半经销商门店或修理铺可提供或变相提供改装服务。电动自行车改装主要集中在解码或更换限速器、更换电池、加长座椅等方面。据广州交警介绍,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不少改装车主会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加厚”,即通过拆电池、并联电路等形式增加电池容量。

  “解除限速器装置只要10分钟,再换上72V的铅酸电池,车后座也帮你加上,跑在路上比汽车开得还快。”南宁市一家电动自行车店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市面上的车基本都能改装,车速普遍能突破每小时三四十公里。

  这名销售人员向记者坦承,改装后安装的大功率电池长期使用,会加快电路老化,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多家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和经销商了解到,为符合“新国标”重量限制等规定,部分电动自行车出厂时会预装锂电池。然而,由于正规锂电池价格较高,装有此类电池的车不具价格竞争力,一些经销商门店或修理铺会改换成铅酸蓄电池或劣质低价的锂电池,再低价出售。

  在一些地方,门店会提供“先上牌后改装”服务。在南宁市仙葫大道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只要购买电动自行车,都可免费提供改装拆除限速装置和更换大功率电池等服务,并保证在车管所上牌时能获得符合“新国标”的车牌。

  “我们这儿买车的人都是先去车管所上牌,回来后再改装。只要上了牌,行驶在路上也不会有交警查验的。”一名销售人员向记者保证。

  还有一些门店则与监管部门玩起“躲猫猫”。“先在网上聊,私聊发地址,约好时间再过来。”网络上一家“网红”改装店的师傅说,门店位于某工业园内,没有明显招牌,顾客都是网上约好再过来;还有客户自己不来,先把改装配件寄到门店,再叫个货车把电动自行车拉过来,全程不露面。

  

  部分废旧锂电池流入无资质的小作坊

  近年来,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成为大势所趋,而其中部分劣质锂电池流入电动自行车市场,从源头端带来安全隐患。

  动力锂电池高新技术企业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笑说,正规厂家的锂电池与车辆的电气系统适配性高,生产企业本身在技术、装备、工艺等层面有保障,产品会参照国家推荐标准及各地团体标准进行充分验证,达到相关规定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出现起火事故的风险概率较低。

  “对全国多起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溯源发现,很多是改装使用小作坊生产的劣质锂电池所致。”江苏某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日常监管中发现,一些不合规的杂牌厂、小作坊生产的电池质劣价低。近年来经严厉打击,仅该地已关闭约70家相关企业。

  在网上输入“锂电池”的关键词,会弹出大量组装代加工广告。

  “一人一天能组装4到10块,一块最低工费80块钱。”河南郑州一家生产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工厂招商人员向记者推介,按不同级别收取数万元合作费后,到厂培训一天就能学会组装,在家中就能代加工锂电池。

  担心记者学不会,招商人员还发来“锂电池组装教程”短视频。记者看到,一名操作人员先将电芯在支架上并联串联,再用点焊机在镍片设备上焊接,加装排线和保护板,用热缩膜密封后,一块锂电池就组装完成了。

  “这些电芯不少来自电动汽车淘汰的锂电池,有的来自动力电池厂家的B级产品。”冯笑说。这类锂电池原料质量低劣、生产环境杂乱、组装工艺粗糙,产品一致性较差,缺乏权威机构出具的产品安全检验报告,多为三无产品。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名誉理事长陆金龙也表示,一些小作坊为节省成本,组装时在绝缘、防撞、防穿刺上偷工减料、把控不严,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风险。

  这类产品为何会有市场?

  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亚介绍,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成本是锂电池、电机、车架。在中高端车型中,锂电池成本约占三分之一;在元以下的中低端车型中,锂电池成本约占一半。以48V24Ah的电池为例,品牌锂电池的售价达0多元。

  冯笑说,相较正规厂家出厂的合规锂电池,低劣锂电池价格仅为其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常以超标大容量吸引有改装需求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销售。

  记者调研了解到,由于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废旧锂电池流入无资质的小作坊。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报显示,年,广东有25家企业打着“梯次利用”的幌子,将废旧电池简单组装,变成“全新”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目前上述企业均已关闭或转产。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存在准入门槛低、中间环节多、溯源管理难等问题。厂家动力电池型号不一、产品迭代更新快,不同时期电池登记管理系统又互不匹配,导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难以落地。(济南时报据新华社电)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igs.com/yjbtzz/1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