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的地方不是非洲,小学教室要不要装
文
李蓬国
这个星期,杭州高温天猝不及防地来了,连坐在办公室码字的小编也架不住吹起了空调。可教室里没有空调甚至电风扇的学生们,面对一波波热浪,只好“投降”,甚至用尽解数,去老师办公室蹭一会儿空调。最近,一名绍兴家长就分享了孩子“蹭”作业本上残留的冷气降温的故事:“最热的地方不是非洲,是教室!”“课代表从老师办公室抱过来的作业都是凉丝丝的,孩子们把作业本贴在脸上,享受瞬间的凉意……”(5月19日钱江晚报)
这篇题为《“最热的地方不是非洲,是教室!”小学生的这篇作文火了!》的报道广泛传播。在今日头条相关报道中,点赞率最高的两条评论为“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以为老师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能吹到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前历届学生都能受得了,唯独今年受不了了?是天变热了?还是人变娇贵了?没有空调的工作岗位太多啦,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如何走出家门?”
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以为,这种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导孩子“吃得苦中苦”的说法,不仅错误,而且虚伪。
是的,老师及成年网友们在过去读书的时候可能没吹空调,那是时代条件所限,迫于无奈,没什么好炫耀的,更没有理由要求现在的孩子也跟他们一样。按照“以前的孩子受得了,现在的孩子怎么不行”的逻辑,更早之前的学生连饭都吃不饱,有时还得靠吃野草、树皮充饥,那么,为了“磨练意志”,后来的学生也没必要吃饱饭上学。
再说,就连老师都要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凭什么要让身体尚未发育好的小学生吹风扇?连成年人都抵挡不住高温袭击,却鼓励孩子“吃得苦中苦”,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网友还说“人生存环境过于优越,其免疫力,抵抗力都下降!不是极热天气,不过人极限,教室不建议开空调!”言外之意是要等到学生热倒了才有必要装空调?
去年底,一则关于“河北多所乡村小学未供暖,学生们在操场跑步取暖”的报道引起热议。按照以上网友的观点,也完全没有必要给小学生供暖,因为之前的学生也没有供暖呀,为什么这届就要?而且,让孩子受冻,不是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避免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吗?
总之,在当下,为小学生安装空调,非常有必要,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至于“锻炼意志”之类的大话就“免谈”了吧,除了显示自己虚伪和冷血,没有别的意义。(文/李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