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风扇 > 风扇介绍

没空调就不过夏天了吗古人避暑方法不比我们

#夏日避暑绝招#

芒种一过,炎热的夏天就要来临了,现代人避暑少不了空调、冷饮和电扇,就算有了三件套,大家还是热的无处可逃。时光倒转,在没有这些现代电器的古代,老百姓们是如何避暑的呢?而且富人和穷人的避暑方法也大相径庭。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人的避暑方法。

富人:避暑“36计”

避暑山庄

在没有电扇和空调的时代,富人也一样酷热难耐,最好的方法就是到不热的地方去避暑。现在大家避暑最先想到的地方就是承德避暑山庄,咸丰皇帝在承德建了一个避暑山庄,每年夏天就要到那里去避暑。别的富豪虽不像皇帝那样,为了避暑亲自修建避暑胜地,他们也会迁居别处,度过炎热的夏季。

自建凉亭

自建“凉亭”的方法是将水利用水车引到宫殿顶上去,然后水流再顺着屋檐飞泻而下,形成人造瀑布,在人造瀑布里面生活,凉风阵阵袭来,避暑效果绝佳。当然,这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唐朝时就有“自雨亭”,是御史大夫王鉷所建,“当夏处之,凛若高秋”,防暑效果很好。

雇人扇扇子

古代没有电风扇,但可以雇佣人专门扇扇子。不管是皇帝还是富豪,都身边都会有下人专门扇扇子。这种方法富人是舒服了,但劳动的人累够呛。

冰块降温,食用“寒食”

古人会提前在冬天将冰块储存在冰窖里,夏天再取出食用。唐朝的杨贵妃,用大量的冰块环绕大厅,这种方法避暑效果很好,但费用很高,非一般人可以享用。负责管理冰块的官员,叫做“凌人”,古代的冰箱,叫做冰鉴。所以古代也是可以食用冰镇水果与冰镇果酒的。清朝有十八座冰窖,专借皇家使用。

使用消暑用具

比如古代的富人们夏天睡觉,用瓷枕和石枕,宋代诗人张耒曾经做诗《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可见其防暑效果不错。

穿薄衣服

穿用材质透气、轻盈的衣服,可以起到消减暑热的效果。当然这只是富人专属,穷人就很难办到了。

挖深井采集凉气

三国时期曹操就造了“冰井台”,通过挖深井采集冷气。据说这个冰井台就像一个大冷库,夏天之时可以有凉气从井里冒出,而冬天有暖热的气奔出。就像中央空调一样,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穷人无奈何

虽然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大多数的事情,还是金钱能够摆平的。穷人则不同,面对炎火夏热,基本只能忍着,盼着炎热的夏天快点过去,等到秋天就凉快了。当然,穷人也有穷人的避暑方法。

第一种,河里洗澡。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可快速消暑。用水降温,物美价廉,又没人收水费。所以靠近河边的老百姓们,也能凉爽一夏了。

第二种,树荫扇凉。扇子是物美价廉的消暑用品,穷人也买得起。炎热的夏季,尽量在树荫下,不直接让太阳曝晒,熬过夏天就好了。

第三种,心理疗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下心来,还真的就没有那么热了。白居易有一首《消暑》诗这样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第四种是选择低温处避暑。穷人虽然不像富人那样自建凉亭或避暑山庄,但也可以因陋就简,自行选择低温的地方。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有山的地方钻到山脚下的洞穴里去,黄土高原也可以挖个地窖窑洞,这里都是阴凉、低温所在,可以避暑。

科学的进步,让酷热的盛夏时节也能随时清凉,热了吹空调、吃西瓜、喝冷饮,好不惬意。所以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知道,在古代,还有中暑没药而病死的穷苦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igs.com/yjbtby/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